第六届“9.5”中华慈善日|韵海义工,17年的慈善坚守

“各位义工,明天海安市全员核酸检测演练,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又是高温天气,我们韵海义工集中起来熬点绿豆汤分别送到各村检测点。大家收到请回复。”2021年8月6日,唐韵在韵海义工团微信群发出这样的通知。第二天,义工们将一夜熬制的绿豆汤和矿泉水、方便面、面包分别送往20个监测点。
在海安滨海新区,韵海义工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人们认识韵海义工是从他们坚持不懈的做慈善开始。韵海义工是海安韵海教育组建起来的,义工团团长唐韵把学生家长招募为义工团员与她一起投身公益事业。市内外150人先后加入义工团。这些成员不分年龄、不分身份、不分贫贱、不图回报。哪儿的家庭有困难就有他们的身影,哪位学生上不起学就有义工的捐助,哪位家庭突然变故,就有义工们温暖的手。身患重病的村民、失独家庭、低收入农户、困难学生、灾后重建、突发事件等等,都有韵海义工帮助他们。17年,这个韵海义工不知道做了多少慈善好事,一时难以统计。
2003年,家住海安角斜镇街道的唐韵兴办韵海教育。她的一个同事是外地人,每年与孩子聚少离多,谈起孩子,同事总是默默流泪。从那时起,唐韵便把关注的目光投到留守儿童身上。她主动联系周边学校和各村妇女干部,了解留守儿童,特别是其中的贫困儿童信息,每学期开学前,给他们送去书包、学习用品等。唐韵还设立了爱心小屋,专门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与他们谈心交流,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唐韵为“唐妈妈”。17年来,她们为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送去关爱,也用爱心温暖着周边的群众。
家住滨海新区范堑村的特困学生杨小晨、吕文阳等常年受到帮扶,唐韵常常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到他们家中看望,开学前,还帮助缴纳课本费和伙食费。在义工的帮助下,今年,杨小晨考上了海安市实验中学高中班,得知这一消息,唐韵打心眼里高兴,希望她用知识改变命运。今年7月23日,唐韵带着义工团150名义工的心意,为杨小晨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当看到小晨家里炎热的夏天靠一台吱吱作响的电风扇纳凉时,唐韵在义工群发出募捐通知,半个小时就筹集到3000元空调款。空调安装成功后,小晨激动的说“多谢义工叔叔阿姨的帮忙,我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认真学习,将来汇报社会。”每年,唐韵和她的义工团队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贫困儿童不少于40人,滨海新区21个村(居)都有她们的帮扶对象,她们还给50多个孩子送去书桌椅、衣服、自行车等生活用品。利用寒暑假期,韵海教育则免费帮助留守儿童、贫困儿童辅导课程,先后有200多人次接受辅导,120多名留守儿童在义工团组织下赴如皋水绘园、扬州天乐湖、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
周庄村赵成香因家庭困难,接到大学录取通知既高兴又惆怅。区关心下一代常务副主任、红枫志愿团团长王承轩在获知后,找到唐韵,唐韵在义工团微信群发起动员后,企业家、义工冯祝权开学时一次捐款14000元,在后来又捐赠10000元,老干部作为义工成员个个捐款,周庄村干部和本组相邻也纷纷捐款,如今小赵已大学毕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滨海新区五凌村有一户人家全家4口人,3个盲人非常困难,义工团捐钱捐物,踏破门槛,让这家人感到无比温暖。
17年来,义工团员每逢节日,他们都会走进敬老院,为老人带上慰问品,给老人包饺子、包粽子、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给予亲子般的关怀。
2020年初,武汉新冠肺炎爆发,各地设卡防护。韵海义工购买数万元物品送到卡点慰问执勤人员。今年7月南京发生新冠疫情后,韵海义工团成员在短短两天内将2000元抗疫物资送给南京鼓楼。“我们是‘核检’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8月6日,在海安市发出全员做核酸的通知后,为协助角斜村村民进行核酸检测,唐韵立刻组织了十余名志愿者,加入到村工作者的队伍中,他们分别在各个卡口,负责引导不同通道进入的村民到相应的核酸采样点进行采样,确保采样顺利进行。
2021年4月开始,滨海新区对全区村民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此间适逢高温天气,人员相对集中,加上不少老年人行走困难,韵海义工主动挑起志愿服务的重担,参加接种现场志愿服务。18名义工长达4个月的服务。“有了这群义工,为政府分忧,为群众服务,让大家都省心方便。”滨海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树群在给这些义工志愿者颁发证书时向他们表示感谢。
韵海义工团有一支义演队伍,成员个个能歌善舞,走到哪里,总能带来歌声与欢笑。滨海新区21个村居文化广场是她们的大舞台,多年来,韵海爱心义演60余场次,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滨海新区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
义工团组建以来,帮助近300多名困难学生和200多个困难家庭,捐款捐物近100万元。唐韵说:“公益慈善之路很长,我们韵海义工要把爱心的力量传播给身边的人们,让慈善温暖继续蔓延……”(康传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