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慈善要闻 >

风好正是扬帆时 不待扬鞭自奋蹄

风好正是扬帆时 不待扬鞭自奋蹄

223日上午,市慈善总会召开2023年度会长会议暨县(市、区)慈善会会长、秘书长座谈会。市慈善总会副会长,监事会主席、副主席,各县(市、区)慈善会会长、秘书长参加会议;市民政局慈社处及社会组织管理处负责同志、市慈善总会法律顾问列席会议。市政协主席、市慈善总会会长黄巍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
     市政协主席、市慈善总会会长黄巍东对全市2022年慈善工作成果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各地、各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有力有为,富有创新,各具特色,成效明显,同时就如何做好2023年的慈善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助力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新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要为助力共同富裕发挥更好作用。要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帮扶。要积极参与构建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错位发展和有机衔接机制,更加精准有效地开展慈善医疗、慈善救灾、慈善助残等工作,合力织密兜牢社会保障底线。二是要为深化社会治理凝聚更多力量。全市广大慈善组织要进一步深耕基层,更大力度参与推动乡村社区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基层治理多元力量,积极开展慈善活动,让慈善触角深入社会治理各层各级各方面,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力量。三是要为引领文明风尚作出更大贡献。要立足市县慈善总会的职责定位,发展更多基层会员,动员更多企业和个人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不断增强慈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形成“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慈善”的良好社会风尚,让慈善和公益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和自觉,融入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二、大力弘扬张謇慈善精神,在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扛起新使命。一是聚焦慈善资源统筹,做大做强慈善蛋糕。坚持“企业家慈善”与“大众慈善”并重,广泛动员爱心企业家学习传承张謇慈善精神,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二是聚焦慈善项目打造,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紧跟市委决策部署,紧贴困难群众所需所盼,特别关注政府救助政策暂未覆盖到的特殊困难群体、因病因灾等突发事件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低收入家庭,以及困境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及时施以援手,优先考虑安排,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改善生活。突出品牌建设,不断放大“大手牵小手 一起向未来”特殊困难未成年人关爱项目,和“爱助成梦”慈善助学、“慈善牵手助医”、“情暖江海”春节慰问等传统项目的品牌效应,并根据新形势作进一步的优化调整,逐步从“输血”慈善救助模式向“造血”模式转变,在支持受助对象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注重合作联动,更多的是市县联动,是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一起推动,要进一步整合各级各类帮扶举措,打好重点帮扶、精准帮扶、系统帮扶和跟踪帮扶的组合拳。三是聚焦慈善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慈善氛围。大力培育慈善优秀人物和先进典型,用心用情讲好新时代南通故事、慈善故事,以报、网、端、微、屏协同发力的格局,记录全市域的“点滴善举”,带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慈善。
     三、全力助推“慈善之城”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中展现新作为。一是要注重理念创新,拓展思维广度,聚焦困难群众新期盼,不断丰富募捐新渠道,开设帮扶新项目,探索发展型慈善项目,推出系统化、定制化、科学化、智能化的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困难人群的自我造血能力;二是要注重品牌创新,提升惠民温度,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做好传统慈善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放大“大手牵小手 一起向未来”特殊困难未成年人关爱项目等品牌效应,在专业性慈善服务领域推出更多有影响、有效用的慈善品牌项目;三是要注重机制创新,增强推进力度,主动发现、正确识别需要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努力实现慈善供需精准对接,全面提升善款筹集、项目运行、协调服务的能力,有效发挥慈善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救灾应急等制度的集成效应。

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慈善总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财务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2023年度慈善项目报告书、人事调整方案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事项。市国资委主任陆雪松、中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王美才分别代表爱心单位、爱心企业发言,交流了副会长单位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投身慈善之城建设的经验与做法。

各县(市、区)慈善会会长作交流发言,介绍2022年慈善工作亮点及2023年工作计划。
 

 

 

扫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扫二维码捐赠爱心款 扫二维码关注订阅号